6月29日,由鄂尔多斯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联合举办的《八百年不熄的神灯——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》展,将在武汉博物馆一层珍藏厅开幕。
展览以成吉思汗与鄂尔多斯的关系为切入点,展示十三世纪以来,以祭祀成吉思汗为核心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民俗文物。
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鄂尔多斯地名的由来。据介绍,“鄂尔多”意为宫廷、宫帐、宫殿,多座“鄂尔多”就是“鄂尔多斯”。成吉思汗时期,各万户、千户选拔人员到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服务,成吉思汗逝世后,他们就成为成吉思汗守灵人,负责守护、祭祀、迁移成吉思汗八座祭祀宫殿和成吉思汗遗物,他们居住的河套地区被命名为“鄂尔多斯”,并成为保留成吉思汗文化和遗迹最丰富的地区。
本次展览展出了一批成吉思汗祭祀仪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。“巴日古勒图”是酒祭中敬献圣酒的器皿,祭祀仪式结束后,大家会分享巴日古勒图中的圣酒。展出的这件巴日古勒图为银质,器表布满繁缛卷草纹,华丽庄严。“查日给”汉语称马头响板,是歌祭献歌时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,马头造型,表现了草原人民对大自然和动物艺术的审美。
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很有特点,头饰更有“头饰之王”美称。在蒙古族文化中,佩戴的头饰越重,代表家庭越富足,地位越高贵,一般重量在5公斤到10公斤,最重的近15公斤。本次展出的清代乌审旗蒙古妇女头饰,缀满珊瑚或玛瑙珠,红绿相间,雍容华贵。
展览将持续至8月28日,观众可免费前往参观。
(来源:楚天都市报)
腾讯 |新华网 |人民网 |和讯网 |央视网 |大楚网 |荆楚网 |武汉热线 |汉网 |新浪湖北 |新华湖北 |人民湖北 |东方财富网 |南方周末 |21世纪经济报道 |中国经营报 |经济观察网 |红网 |凤凰网 |高端传媒 |新浪微博 |第一财经网 |新浪商业地产 |湖北法治经济研究 |京东商城 |搜狐 |网易 |新浪 |